≡Chloris barbata Sw. var. formosana Honda in Bot. Mag.(Tokyo)40 :437. 1926.
一年生草本。秆疏丛生,直立或斜升,着地部分节处生根及生出分枝,高20-70cm,无毛。叶鞘扁,背部具脊,无毛;叶舌长0. 5-1mm,具纤毛;叶片通常对折,长4-40cm,宽2-3mm,两面无毛,下面平滑,边缘与上面粗糙,先端急尖。总状花序长3-8cm,4-11枚呈指状排列于秆顶,直立或略斜展;穗轴被微柔毛;小穗多数,紧密覆瓦状排列于穗轴的一侧,白色或带紫色,长2. 5-5mm,有3朵小花;颖膜质,具1脉,第一颖长1-2mm,第二颖长2-3mm,先端钝,有小短尖;第一小花两性,外稃椭圆形,长2. 3-3mm,两侧各具1浅沟,浅沟内有时具短柔毛,脊上无毛,边缘上部密被开展的长约1mm的髯毛,先端具芒,芒长4-6mm;第二小花和第三小花不育,疏离,其间相距约0. 5mm,故小穗轴显露;不育小花外稃长大于宽,扁平或微肿胀,内稃膜质,先端钝,具2脉;第二不育小花外稃倒披针形,长1. 6-2mm,无毛,先端截形,具芒,芒长2. 5-5mm;第三不育小花的外稃与第二不育小花的外稃相似,但略小,先端的芒长2-3mm。颖果纺锤形,长约2mm。花期:花、果期:6-10月。。
产地:西涌 (张寿洲等4254) 、大鹏 (张寿洲等4368) 、排牙山 (王国栋6614) 、葵涌、沙头角。生于海边沙地,海拔约50m。
分布: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香港和澳门。越南。